你说这事儿邪门不邪门?以色列本想着给伊朗来个狠的,结果6枚导弹下去,不但没把人家总统干掉,反倒把人家内部那点小矛盾给“炸”没了。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吗?
事情得从头说起。佩泽希齐扬这个人,原本在伊朗算是个“温和派”,老想着跟美国以色列坐下来好好聊聊,化干戈为玉帛。而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呢,那是铁了心要跟美以硬刚到底的主儿。两人平时就不对付,经常在台面上掐架,搞得伊朗内部也是乱糟糟的。
转机来得特别突然。那天,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密开会,佩泽希齐扬和一帮高层都去了。你想想,这种级别的会议,那保密工作得多严?可人家以色列愣是知道了消息,6枚导弹精准命中会议地点的出入口。
说起来佩泽希齐扬这家伙命也够大的。就在导弹轰炸前几分钟,他们在以色列内部的间谍传来了紧急情报:快跑,要挨炸了!这哥们儿二话不说,从早就准备好的紧急出口溜了。不过还是慢了半拍,右腿被炸伤了,差点就见马克思了。
这事儿一出,最尴尬的是谁?当然是那些一直嚷嚷着“哈梅内伊借刀杀人”的人。你看,连哈梅内伊的首席顾问都被炸成重伤,差点挂了,人家以色列也公开承认想干掉哈梅内伊。这还叫借刀杀人?明摆着就是一锅端的节奏。
更有意思的是,这次袭击反倒让伊朗内部空前团结了。原本佩泽希齐扬还对美以抱着幻想,觉得能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现在好了,人家直接要你命,你还谈个毛线?
佩泽希齐扬这次算是彻底想明白了。以前他老跟哈梅内伊唱反调,甚至在美伊谈判期间公开指责哈梅内伊从中作梗,把锅全甩给了老大。现在亲身体验了一把以色列的“热情招待”,这位总统先生立马换了个人似的。
冲突结束没几天,佩泽希齐扬就公开放话了:伊朗绝对不会放弃核能发展的权利!这态度转变得有多快?那简直就是坐火箭的速度。从“求和派”秒变“硬刚派”,以色列这一炸,算是帮哈梅内伊解决了内部分歧的大难题。
你说以色列这招是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本来伊朗内部还有分歧,现在好了,全国上下拧成一股绳,一致对外。这叫什么?这叫聪明反被聪明误。
咱们再说说这背后的间谍大戏。以色列能搞到伊朗最高级别会议的准确情报,说明人家在伊朗内部的渗透有多深。可伊朗也不是吃素的,人家同样在以色列内部安插了眼线,关键时刻救了佩泽希齐扬一命。这就像两个高手过招,你来我往,谁也别小瞧谁。
不过从时间差来看,双方的情报能力还是有差距的。佩泽希齐扬几乎是前脚收到预警,后脚就挨炸了,可见以色列的行动速度有多快。要不是跑得及时,估计这位总统先生就得去见真主了。
现在问题来了,伊朗统一了立场,接下来会怎么办?佩泽希齐扬已经明确表态要坚持核能发展权利,这就是要跟美以硬刚的节奏。美国那边估计也挺郁闷的,本来还指望着佩泽希齐扬这个“温和派”能起点作用,现在倒好,直接倒向了对立面。
其实解决伊核问题说难也不难。伊朗现在追求的只是和平核能发展权利,并没说要造核弹。只要美以愿意重新回到伊核协议框架,而不是一味地想让伊朗彻底放弃核能,这事儿还是有得谈的。
可问题是,美国这个老毛病太难改了。什么毛病?就是那种“老子天下第一”的霸道劲儿。面对中国都是一犯再犯,更别提伊朗了。人家想要的只是平等对话,你却非要人家跪着求饶,这不是闹呢吗?
说白了,这次袭击事件最大的赢家可能就是哈梅内伊了。原本还为国内分歧头疼,现在好了,外敌一来,内部立马团结。佩泽希齐扬这个曾经的“异见者”现在也站到了自己这边,可以说是因祸得福。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事儿也反映出中东地区的复杂性。你以为简单的军事行动就能解决问题?人家伊朗可不是那种一打就散的软柿子。越是外部压力大,内部反而越团结,这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现在伊以冲突虽然暂时停了,可这个梁子算是彻底结下了。佩泽希齐扬差点丢了小命,你说他能善罢甘休?哈梅内伊本来就是强硬派,现在更有理由坚持到底了。
最关键的是,这次事件可能会影响整个中东的格局。伊朗内部统一了,对其他地区国家也是个信号:面对外部威胁,团结才是硬道理。
你们觉得这次袭击到底是以色列的胜利还是失败?佩泽希齐扬从“温和派”变成“硬刚派”,对中东局势会产生什么影响?美国还有机会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伊核问题吗?
说到底,武力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反而可能让事情变得更复杂。这次伊朗总统遇袭事件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以色列本想削弱伊朗,结果反而让对手更加团结。这是不是说明,有时候最好的策略反而是最坏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