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大家拍影视剧越来越喜欢盯着“扫黑除恶”这个题材,毕竟刺激的打斗场面加上各种势力之间的明争暗斗,特别抓人眼球。
这类剧想要真火起来,可不容易。演员得特别拿捏好角色,尤其是那些演毒枭的人。如果没把毒枭那种狠辣、狡诈演出来,观众一看就假,不现实,剧本很难火。
面对这种压力,不少实力演员都想试试水,其中张颂文和秦昊就是典型代表。那到底谁更有演技?他们演的毒枭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先说张颂文吧。他演毒枭的时候,确实有点紧张。原因很简单,《狂飙》还没播,他就感觉压力山大,害怕演不好角色后戏路被堵死。
尽管这样,他还是硬着头皮上了。张颂文的这个角色,是个“隐藏”的毒枭,表面上是工厂老板,和员工关系特别好,员工眼中他憨厚老实,热心肠。但这全是“人设”,背地里早就成了制毒高手。
张颂文把这个角色演得像“扮猪吃老虎”,一开始总是面带和气的笑容,穿得干干净净的白衬衫,讲话温和。那么平易近人。但一旦生意被别人抢走,他那毫不掩饰的不满就从一个捏碎烟头的小动作暴露出来。
更厉害的是,当警方盯上他时,他内心的慌乱靠两个细节表演就传达出来了:瞳孔收缩,还有喉咙的轻微抽动。就像人在紧张时不自觉的小反应,让观众瞬间感受到他内心的压抑。
整体来张颂文塑造的毒枭挺成功的。唯一遗憾是,剧里的女主姚安娜被质疑,拖了后腿,导致大家对整部剧的关注度不如预期,没达到爆火的效果,这让张颂文挺失望的。
相比之下,秦昊的《扫毒风暴》优势更明显。光是演员阵容就强不少,像段奕宏这样的大咖坐镇,让整部剧的质量看起来更有保障。
知道阵容有优势后,秦昊也很清楚得靠真本事回报导演的信任。之前他演的大多是正面角色,突然转型演毒枭,着实让不少观众觉得挺意外。
秦昊自己也聊过,正面形象确实稳得住饭碗,但他不想被定型,渴望做些不一样的角色,给大家带来惊喜。这也是他愿意挑战毒枭的原因。
他演的毒枭一开始只想过平凡生活,性格朴实无华,能让观众有共鸣。但随着剧情展开,他渐渐被毒品产业吸引,动了心,转变明显。
在得知毒品能带来丰厚收益时,秦昊眼神的一丝变化将角色的内心野心表现得淋漓尽致。就好像一个小火苗突然变成熊熊大火,他的表演让人能感受到那种贪婪逐渐滋生的过程。
赚钱多了,他性情也大变,变得冷酷无情,完全不管制毒会毁掉多少人,只顾自己利益最大化。
剧情高潮是在他和段奕宏饰演的警察在天台的对峙。这场戏里,秦昊一个挑眉、一顿语速变化,就把角色的轻蔑和不服展现得非常到位,让人看得过瘾。
也不是所有观众都买账。有些人觉得他在必须情绪爆发的戏份里没那么带感。
比如角色得知侄子被害时,正常人应该痛哭失声,但秦昊演得很淡定,完全没爆发出足够的悲伤。让一部分观众觉得情感表现不够震撼。
这就让人想起黄晓明以前说过的——当一个人变得很成功,周围全是赞美和掌声,久而久之很容易飘,心态会变,甚至迷失自我。
秦昊其实也害怕自己走那条路,所以才想跨界挑战不同角色,锻炼更宽广的演技。就像他自己说的,不想被定格成“某种样子”,要不断给观众惊喜。
张颂文和秦昊在演毒枭方面各有千秋。张颂文通过细节展示毒枭的隐忍与危险感,而秦昊则更强调角色的心理转变和野心爆发。他们的演绎像两条不同的路线,但都为这个题材增添了不一样的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