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衢州是哪儿?江苏的吧?"小李第N次向朋友解释自己家乡时哭笑不得。这场景在衢州人生活中实在太常见了,明明是个地道的浙江城市,偏偏总被人误会成江苏徐州或者安徽滁州。要说这事儿也不能全怪外地人,谁让衢州这个名字存在感这么低呢?
在浙江这片富得流油的地方,杭州的西湖、宁波的港口、义乌的小商品哪个不是响当当的名片?就连隔壁的丽水还有个"浙江绿谷"的美称。唯独衢州像个班里默默无闻的中等生,成绩不差可就是没人记住。当地人经常自嘲:"我们衢州啊,就是浙江的小透明。"
可要说衢州真没啥拿得出手的,那可太冤枉人了。江郎山那三块直插云霄的巨石,可是实打实的世界自然遗产。当年徐霞客来过三次,在游记里写得明明白白。钱塘江的源头就在开化县,那水清澈得能照见人影。要是赶上夏天,往山里一钻,凉快得连空调都想罢工。廿八都古镇更是个神奇的地方,站在镇中心转个圈,浙江、福建、江西的风俗民情全齐活了。
衢州人最得意的还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底蕴。宋朝那会儿金兵打过来,孔子的后代带着祖宗牌位一路南逃,最后在衢州安了家。现在城里到处都能看见"衢州有礼"的标语,连公交车司机都会主动礼让行人。孔庙门口的老大爷最爱跟游客唠嗑:"我们这儿可是孔圣人的第二故乡,论辈分比曲阜那支还要正宗哩!"
说到吃的那就更有的聊了。在遍地嗜甜的浙江,衢州人偏偏无辣不欢。"三头一掌"的鸭子头辣得外地人直跳脚,本地人却吃得面不改色。龙游的发糕软糯香甜,刚出锅时那个香味能飘出半条街。有位上海来的游客吃完直呼:"在衢州吃饭就像开盲盒,永远不知道下一口是甜掉牙还是辣出汗。"
这些年高铁开通后,越来越多游客发现了这座宝藏小城。从杭州坐车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到,周末打个来回刚刚好。水亭门的老街重新热闹起来,卖烧饼的大爷乐得合不拢嘴:"以前一天卖不出二十个,现在得准备两百个才够。"江郎山的栈道上挤满了拍照的年轻人,开化县的民宿节假日一房难求。
有个北京来的摄影师在廿八都住了半个月,临走时感慨:"这地方太神奇了,上午听浙江话,中午吃江西菜,下午逛福建风格的老宅子。"衢州旅游局的工作人员偷偷透露,最近咨询量翻了三倍,宣传册子都加印了好几回。
有趣的是,现在网上关于衢州最热门的讨论居然是"如何向朋友解释衢州不在江苏"。评论区里天南海北的网友各显神通,有人画地图,有人编顺口溜,还有个学霸把三地的历史沿革讲得头头是道。最绝的是个衢州姑娘发的视频,她举着身份证大喊:"看清楚啦!浙H开头的!货真价实的浙江人!"
这篇文章重点是打造出积极又健康的网络氛围,里面没包含任何违反规定的东西,要是有侵权情况就赶紧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