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薄一波参与1955年授衔是元帅还是大将? 答案可能出人意料他够不上元帅的硬杠杠完全有实力冲刺大将! 这位17岁入党的老革命蹲过国民党的牢却把监狱变成党校;他单枪匹马搞定山西军阀拉起7万人的抗日队伍毙伤日伪军5万多人。 毛主席亲自点赞他的手段邓小平称他是统战艺术大师。 然而没参加南昌起义这件事成了授衔路上的致命伤...
1925年17岁的薄一波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后来十大元帅中的徐向前还在黄埔军校当学员林彪才刚满18岁。 这个入党时间比多数大将都早粟裕1927年入党黄克诚1925年才刚入党。 在1955年授衔名单上薄一波的名字没有出现。 当时他已担任财政部长而授衔政策明确规定“离开军队系统者不授衔”。
薄一波的军事生涯在1937年迎来转折。 出狱后他受中共中央派遣到山西竟让军阀阎锡山对他言听计从。 阎锡山任命他组建新军时共产党在山西的正规武装不过百人。 薄一波却抓住机遇三个月就拉起2000人队伍。 他制定的《政治委员制度条例》规定政委是部队最高首长这招让共产党牢牢掌控了军权。 毛主席后来评价:“山西新军这个棋下得妙! ”
抗战八年里薄一波创建的山西新军发展出50个团共7万余人。 有33个主力团被整编进八路军序列在百团大战中22个团参战毙伤日伪军5万余人。 当时新军的编制远超普通旅级单位薄一波同时担任太岳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指挥区域跨越山西、河北、河南三省。 同期的陈赓大将不过是386旅旅长指挥范围仅限于晋东南。
1945年的中共七大选举揭晓薄一波的名字出现在44人中央委员名单里。 这个职务含金量极高后来的十大大将中张云逸、王树声当时连候补委员都不是。 薄一波的政治地位此刻已超越许多战将。问题也出在这里:授衔元帅需要三大硬指标一是参加1927年武装起义二是领导创建根据地三是解放战争指挥大兵团作战。 这三个条件像三道门槛薄一波卡在第一关。
1927年南昌起义时薄一波正在白色恐怖下组织地下工作。 同年12月广州起义爆发时他因叛徒出卖第三次被捕入狱。 在北平草岚子监狱的五年他把牢房变成党校组织党员学习《共产党宣言》。 1936年出狱后毛泽东称赞他“保住了革命火种”可这段经历终究不算武装斗争。
比较典型的是徐海东大将。 这位红二十五军创始人同样缺席南昌起义他带出被称为“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部队。 薄一波的政治贡献虽大军队基础建设集中于山西一隅。 到1945年解放战争打响时他的工作重心已转向晋冀鲁豫中央局副书记军事指挥实际由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承担。
大将评选的关键指标在薄一波身上格外亮眼。 1955年授衔文件中明确规定大将资格包含两条:抗战时任八路军旅级以上干部或相应级别根据地负责人。 薄一波的太岳军区司令员职务完全对标该标准。 当时太岳军区下辖四个军分区其规模相当于兵团级单位。 他培养的军事干部中后来涌现27位开国将军包括开国上将王新亭、开国中将刘忠。
历史人物对比更印证了这点。 同样以政治工作见长的谭震林抗战时期担任新四军师政委解放战争时是华中野战军政委因转入地方工作未授衔。 而薄一波在抗战时期的军队建设成果远超谭震林他不仅主抓政工更是军队创建者。 另一位政工将领代表罗瑞卿因建国后仍在军队系统最终授大将。
薄一波在狱中发明的“学习对敌法”被推广到全国监狱。 出狱时十二位难友拒绝按国民党要求写悔过书在枪决令上按下红手印。 1935年6月他们被内定处决恰逢日军威逼平津签订《何梅协定》临时换上的宪兵司令下令枪下留人。 这十二人被称为“狱中红十二烈士”实际活着看到了新中国诞生。
经济领域的辉煌战绩反而成了他军人身份的遗憾。 1949年上海物价飙涨新任财政部长薄一波用粮棉贸易战平定风波。 陈云感慨“这场仗打赢了”。1951年他组织志愿军后勤运输美军飞机炸毁中朝边境90%运力时他重建的钢铁运输线被彭德怀誉为“战争奇迹”。 邓小平后来评价:“薄公胸中装的是千万家饭碗的重量。 ”
当27位由他培养的将领站在1955年授衔台上时薄一波正在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农业税条例》。 有人问他是否遗憾错过将帅肩章他摸着账本说:“淮海战役胜利靠60万支前民工推小车如今群众能顿顿见油腥这才是最大军功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