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在石重启歌谣祭,网友吐槽不断,这到底为何?

发布日期:2025-07-30 点击次数:74

刘在石重启歌谣祭,网友吐槽不断,这到底为何?

怎么一个被捧上神坛的国民级综艺,突然之间就成了全网群嘲的对象,连带着刘在石这位公认的国民MC都差点晚节不保。

这事儿的核心,就是韩国MBC电视台的王牌节目《闲着干嘛呢?》,最近搞了个大企划,说要复刻八十年代的“首尔歌谣祭”,结果预告片一放,非但没等来期待,反而引爆了韩国网友积压已久的愤怒。他们这波操作,不光是没新意那么简单,简直就是把观众的耐心,按在地上反复摩擦。

这节目的衰落其实早就有迹可循,真正的分水岭是两年前它的灵魂人物金泰浩PD选择离开,从那天起这个节目的创意引擎就熄火了,收视率从曾经的百分之十以上直线下滑到如今可怜的百分之三左右,完全没了往日的风采。金泰浩在的时候,节目玩的是各种天马行空的社会实验,刘在石一个人能分饰好几个角色,观众看的是那种未知的刺激感。可他一走,接手的团队似乎只会一招,就是不断复制过去最成功的模式,音乐项目。什么SSAK3、退款远征队,虽然短期内火过,但本质上都是换汤不换药的“组团唱歌”,这种路径依赖让制作组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只要有音乐就能保住收视。

现在网络上的骂声主要分两派,一派觉得是制作团队能力不行只会啃老本,把刘在石当成了收视工具人,另一派则认为刘在石本人话语权那么大,老是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里跟HAHA这帮老熟人玩,也该为创意的枯竭负点责任。我倒觉得,把矛头对准某个人或者某个团队,都太简单了。这根本不是某个人的锅,而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是MBC这个老牌电视台在整体收视下滑、广告收入锐减的压力下,变得越来越保守,不敢冒险去尝试新东西,只能逼着王牌节目打最安全的情怀牌,这是一种集体性的创作惰性。

更深层的原因,是他们完全搞错了“怀旧”为什么能打动人。大家怀念《无限挑战》时期的歌谣祭,难道真的只是为了听几首新歌?根本不是。我们当年看的是那群综艺菜鸟,花好几个月的时间,从一个音符都不懂,到挣扎着写出一句歌词,再到最后站上舞台的整个过程,那个充满汗水和成长的故事才是精髓。现在呢?跳过所有过程,直接想给你端上一盘成品,就像一场廉价的模仿秀,观众无法投入感情,自然觉得索然无味。

最讽刺的对比,恰恰来自刘在石自己。他在电视台里费尽心力搞的这个大制作,被骂得体无完肤。可他私下里弄的那个YouTube小节目《借口GO》,没啥成本,就是找几个朋友纯聊天,播放量动不动就上千万。这说明什么?观众不是烦刘在石了,而是烦那种精心设计、用力过猛的传统综艺模式。大家更想看的,是一个放松的、真实的、像邻家大哥一样聊天的刘在石,而不是一个被推上神坛、需要时刻维持形象的“国民MC”。观众早就用自己的点击,告诉了电视台他们真正想看的是什么。

所以在我看来,这整件事的核心,就是一个过时的、笨重的电视制作模式,在用一种极其笨拙的方式,试图挽回已经变化了的观众口味,结果自然是惨败。它暴露出的问题,远比“抄袭自己”要严重得多。

要我说,节目组真想自救,就别再执着于搞这种华而不实的大企划了,不如回归初心,去做那些小而美的、关注普通人生活的项目,那才是刘在石最擅长也最能发挥他亲和力的地方。而对于刘在石本人,或许也该认真思考一下,继续被绑在这种日渐僵化的电视台体制里,是不是真的值得。他自己那个小节目的大获成功,已经证明了,一个更自由、更真实的平台,才是他未来魅力的真正所在。

首页
电话咨询
QQ咨询
产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