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钢铁加税对中国,油菜籽出口受挫,澳大利亚补位抢单

发布日期:2025-08-03 点击次数:69

看到加拿大这波操作,真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本来中加之间油菜籽、钢材你来我往,谁也不占谁便宜,一派其乐融融,结果这个夏天刚烧起来,美国先给加拿大钢铝加码,卡尼一看压力山大,不敢对美国BB,转身对中国下狠招,25%的钢铁关税,而且可不止成品,连熔了点中国料、倒个钢水,都通杀。加拿大这手,刀柄朝外,把中国气得不轻。

多伦多那边的汽车修理厂老板第一时间炸锅,新进工具架子门框,统统贴着中国造的标签,再走一票要多花20加元,企业内部群直接刷屏,天天有人问去哪补货。配额锐减,超限加班的矿山材料商只能涨价转嫁,普通用钢客户苦不堪言。用网友的话说,这不就是花钱买闹心,活明白了。

回头看美国这边,早早把加拿大出口砍得只剩底裤。原来加拿大每年对美出口4000多亿,靠得就是美国这个超级大客户,现在特朗普一句话,什么“自贸兄弟”全成了空话。美国说到做到,还直接甩出狠话,8月前谈不拢就用35%关税收加拿大,真的不带商量。结果加拿大一边面对美国压力,另一边不敢还手,只能老老实实把手里钢铁大棒冲中国举起来。

卡尼的解释,媒体一听都笑了,说什么是为了防中国钢材“曲线进入”北美市场。可加拿大自己的工商会都不认账,报告里写得明明白白,核心根源还是隔壁美国不断的加码政策。对北美邻居,配额砍点就算完事,对中国是大刀阔斧,这种操作也算是小弟的心态表演到位了。

中国不吃这一套。加拿大对钢铁下狠心,中国马上掉头把油菜籽订单交给澳大利亚。合作早有铺垫,3月那波中国征加拿大油菜籽100%重税,加拿大油菜籽出口立马归零,过去一口吞下64%的出口份额,现在成了0.03%,全行业的地基松了。25万个岗位跟着危险,油厂开不开工全靠出口。都知道加拿大油菜籽主产地大草原,萨省、阿尔伯塔,这回工人最先无工可开。大型榨油厂有的关门歇业,有的勉强负荷一半。厂门口的客运车停一排,油菜籽粮仓里堆得满满当当,全等着中国这边一个“重开订单”。

别忘了,今年3月中国商务部直接公开做了反歧视调查,按规定加征关税,随即对菜籽油、豌豆,甚至连水产猪肉都一起加住,快速且明确。对比加拿大加钢铁税那一通讲法一堆、中国这边下手就是干脆利落。

更戏剧的还在后边。大洋另一边澳大利亚下场。阿尔巴尼斯政府走得全是务实路子,一边跑中国谈判要贸易协议,解锁葡萄酒销售,一边守住达尔文港合同,不跟美国眉来眼去。美方逼好几回,澳总理嘴紧,联合声明里啥也不加。搁澳大利亚政府心里,明白账就一条——稳住中国市场,一年3120亿澳元进账,铁矿石独占半壁江山。刚需品只要运得快,利润高、周期短,澳大利亚见缝插针,赶紧解决菜籽供货从中分一杯羹,这才叫聪明。

说菜籽这块,澳大利亚虽然产量只占加拿大三分之一,但运输优势大,发货到中国7到10天,加拿大要一个月,赶上新政策变动,优势立刻放大。自贸协定护航,一纸订单说下就下,货轮集结,农场主一溜小货车集体奔码头。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里写得清,去年全球菜籽7500万吨,加拿大第一,澳大利亚小而精,现在这逆袭机会没人不动心。哈萨克斯坦、蒙古也跟着拓展种植,抢着挤进中国供应链。

可惜加拿大自家钢铁业根本没从对中国征税里分到便宜。建筑商抱怨不断,铁料一缺猛涨,项目预算爆表,房产商把买房人挤得没脾气。政府基建也开始带帽子,预算怎么拼都不够。钢厂想补货,只能去美国、墨西哥高价抢单,产业链全乱套,竞争力一点点被消耗。

G7峰会这回看得更透。加拿大拼命喊搞反华产能联盟,现场几个西欧盟友一脸看戏,既不反对也不响应,谁也不添油加醋。日本更是扣着帽子维持中立。这回外交公关原本希望众星捧月,场子一转成了加拿大单脚跳。国内批评声音更大,政客开会时媒体问得直白:为什么对美国不敢声、只敢对中国下狠手,真心“理亏气短”。

再看加拿大农民,眼睁睁盯着油菜籽。一库库金灿灿的货,全是往年下种的成果,今年一颗没卖出。新市场开不出去,美国市场8月起关税直线上调,利润空间消失殆尽。不少农场只能眼看着仓库闷热不透气,菜籽过了保质期集体发霉,想哭都哭不出来。网上有没有转手澳大利亚订单的帖子?有,但合作被挡死,没人接招。

澳大利亚这会正数钱,高速搅拌机拉新单,农民直接说,终于能上大单了。油菜籽这东西,堆一天湿度就掉两分,热天发酵快,中国来一单等于全产业链活了过来。澳大利亚农民晚上开烧烤大会,庆祝出口增量。“加拿大不干我们来”,一句话全点破了。

加拿大的政策一直讲“绝不能受制于中国产能”,把贸易矛盾全推给别国,媒体讨论区里质疑一片,尤其农户群体情绪最重。中国这次直接点出美国才是根本问题,加拿大自己客观事实不敢正视。美加关系就像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兄弟情深”的外壳里,只能看谁挨刀深。

贸易战没有赢家,加拿大农场主、钢铁工厂、建筑开发商、消费者,一环一环被拴住。现实就摆在那里,跟对了队,有真金白银进账,走错片场主角变成配角,连群众演员都做不成。中国转手捧新供应商,澳大利亚、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一起上车,全球供应链洗牌加速。加拿大这波操作,输得明明白白。

满仓油菜籽在阳光下腐烂的场面,农民只剩心疼,谁想也想不到,多年前蒸蒸日上的行业成了当下最难熬的焦点。加拿大这么操作,只能自己吞下代价。贸易终究讲平等,对谁都耍小聪明,轮不到自己赚到最后。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首页
电话咨询
QQ咨询
产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