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让市场惊喜的成绩单。
这家医药研发外包巨头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双突破。
208亿元的营收规模,同比增长超过两成,单季度收入更是历史性地站上百亿关口。
更引人注目的是净利润表现,85.6亿元的归母净利润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还多。
业绩爆发的背后,是公司业务结构的持续优化。
传统的小分子CDMO业务依然稳健,3400多个在研项目构筑起坚实的业绩基础。
而新兴的TIDES业务异军突起,50.3亿元的收入规模,141.6%的增速,让这个细分领域成为公司新的增长引擎。
多肽和寡核苷酸药物的研发需求激增,带动相关订单同比增长近五成。
全球化布局的成效正在显现。
美国市场贡献了140.3亿元收入,增速高达38.4%。
即便面临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公司在欧美市场的表现依然坚挺。
常州和泰兴生产基地获得FDA"零缺陷"认证,为后续业务拓展打下基础。566.9亿元的在手订单,相当于未来三年收入的保障。
财务数据的亮眼表现给了公司回馈股东的底气。20亿元的股份回购,加上超过10亿元的分红,年内累计回报接近70亿元。管理层明确表态,如果股价持续低估,还会继续加大回购力度。这种真金白银的回报,在当前的资本市场环境下显得尤为珍贵。
机构投资者显然注意到了这些积极变化。花旗将A股目标价上调至119元,里昂证券也给出了103.4元的估值。这些调整基于一个共同判断:药明康德的盈利能力正在持续改善。30.4%的净利率创下历史新高,费用率的优化空间仍然存在。
展望下半年,公司管理层给出了明确的增长指引。425-435亿元的全年收入预期,意味着下半年仍将保持双位数增长。15倍出头的市盈率,相对于40%以上的盈利增速,估值水平具备吸引力。新加坡和美国基地的建设进度,将成为观察公司全球化战略的重要窗口。
需要留意的是潜在的政策风险。中美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博弈可能影响部分订单。全球生物医药投融资环境的波动,也会传导至研发外包需求。但就目前来看,这些因素尚未对公司的业务发展构成实质性阻碍。
从投资角度看,药明康德展现出的特质值得关注。业绩确定性高,现金流充沛,业务布局均衡。股价较机构目标价存在明显差距,这种背离可能带来不错的投资机会。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当下的估值水平已经具备相当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