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身赛打完了,中国男篮要去沙特打亚洲杯。不过这4场热身赛真是让人看得憋屈,特别是山西队的张宁,3场比赛都没怎么上场,就第一场给了几分钟时间,剩下的时间基本就是在板凳上看戏。
最让人心疼的画面来了——张宁戴着眼镜坐在场边,那个落寞的样子真是看得人心里不是滋味。一个从大学生球员一路拼到CBA全明星,又打进国家队的小伙子,就这么被晾在了一边。
说句心里话,这事儿真让人看不过去。张宁的能力有目共睹,从学生球员到职业球员,再到国家队,每一步都是硬生生拼出来的。可现在呢?在国家队反倒成了透明人。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一个原因,郭士强这人太固执了。东北爷们儿的脾气大家都知道,有主见是好事,但有时候也容易钻牛角尖。你看林葳,能力摆在那儿,就因为和郭指导有过节,直接被踢出国家队。赵维伦之前也和他闹过矛盾,结果也没进大名单。
反倒是高诗岩、廖三宁这些能力一般般的球员,郭士强却格外青睐。说到底,还不是看人下菜碟?张宁是大学生球员出身,在郭士强眼里可能就低人一等,所以才会被这么对待。
第二个问题,战术体系不匹配。张宁在山西队是核心,打法激情四射,喜欢自己创造机会。可国家队的教练组有固定的战术套路,更喜欢那些按部就班执行战术的球员。
张宁有时候打球会上头,风格不够“听话”,这可能不符合教练组对“体系球员”的标准。话说回来,没有这样敢打敢拼的球员,关键时刻谁来救场?那些所谓的体系球员,真到了紧要关头,有几个敢站出来?
再说张宁的技术特点,他以防守硬度和拼劲见长,但进攻端确实有短板——外线投篮不够稳定,组织能力也一般。面对高水平对手时,这些问题就暴露得比较明显。教练组自然更倾向于使用技术更全面的球员。
第三个原因最让人无奈——中国篮球的大环境太烂了。这几年中国篮球越来越像足球,拉帮结派,各种山头林立。从CBA选秀就能看出来,整个联赛都瞧不上大学生球员。
张宁能从学生球员打到CBA全明星,又进了3对3国家队,最后还入选了五人制国家队,这本身就打破了很多潜规则。那些躺在功劳簿上混日子的二代们,自然看他不顺眼。
更气人的是,在热身赛中明明看到张宁有很多空位机会,队友就是不传球给他。这说明什么?说明队内确实存在排挤现象。中国国家队现在就是个草台班子,人情世故比个人实力重要得多。
据说最终名单会带14个人去亚洲杯,张宁估计也在其中。不过去了也是坐板凳,真不如不去。回山西好好训练,下赛季在CBA赛场上用实力说话,狠狠打那些高高在上的家伙的脸。
中国篮球现在就是这个德行,有本事的不重用,关系户却能混得风生水起。张宁的遭遇只是个缩影,反映的是整个体系的问题。
真正让人担心的是,如果这种风气继续下去,中国篮球还会有什么前途?那些真正有天赋、肯拼搏的球员,都要被这种潜规则给埋没了。
现在的中国男篮,技战术水平不行,团队氛围也一塌糊涂。面对即将到来的亚洲杯,说实话真没什么指望。与其指望这帮人能打出什么好成绩,不如期待张宁这样的球员能在俱乐部证明自己,然后倒逼国家队改变选人用人的标准。
毕竟,篮球场上最终还是要靠实力说话的。那些靠关系上位的球员,迟早会被淘汰。而像张宁这样真正有能力的球员,金子总会发光。
话说回来,大家觉得张宁这次亚洲杯之行会有表现机会吗?还是会继续坐冷板凳?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