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场热身赛打下来,中国男篮的一些问题,已经不是藏着掖着,而是明晃晃地摆在了台面上。
说白了,郭士强指导现在最头疼的,可能不是对手有多强,而是自己手里的首发阵容,打得实在让人提不起劲。
先看后卫线的胡明轩。三场比赛,合计17次出手只命中4球,场均5分,三分命中率更是不到三成。
这数据,冰冷得像块铁。
问题不止是投不进。作为球队球权占有率最高的人之一,他几乎成了进攻的终结点。球到了他手里,多数时候就是一通运球然后自己单干,很少能看到他有效撕开防线,或者为队友创造机会。
传球视野的欠缺,让本该流动的进攻变得滞涩。球队需要的是一个发动机,而不是一个黑洞。
再看锋线首发的赵嘉义,同样是让人一言难尽。给了首发位置,却打得畏首畏尾。
作为一名射手,定点投射本该是他的招牌,结果出手犹豫,10次出手只进了3个。这种贡献,怎么撑起一个首发名额?
防守端更是成了软肋。脚步移动慢,一对一防守时很容易被对手一步过掉。更要命的是,篮板保护和协防意识都很薄弱,在场上几乎起不到有效的支撑作用。
首发球员打成这样,替补席上的人难道就没机会吗?
当然有,而且表现好得多。
程帅澎就是后卫线上最大的惊喜。他不是那种需要大量球权的核心打法,但得分能力一点不含糊,进攻手段也多。他敢在三分线外开火,而且防守端像个小钢炮,拼抢积极,能给对手上足了对抗。
最关键的是,他身上有股“劲儿”,一股不服输的劲儿。球队落后需要追分时,他敢站出来接球就投,完全不怵关键时刻的压力。
另一个该被重用的是王俊杰。他在攻防两端的价值,是肉眼可见的全面。
进攻端,能投三分,能持球突,甚至还能玩一手背身后仰。这种多面手的属性,让他在任何战术体系里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防守端,他的对抗能力、脚步和预判都是在线的。尤其是在保护篮板球方面,他展现出的意识和积极性,恰恰是赵嘉义所欠缺的。再加上他有海外打球的经历,战术视野和比赛经验上,可能还会给球队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所以,很多球迷的建议才会那么集中。
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谁打得好,谁打得差,三场比赛看下来,一清二楚。
调整阵容,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了。
球迷们的建议非常直接:拿下表现平平的赵嘉义,让攻守更均衡的王俊杰顶上首发。后卫线也该给程帅澎更多时间,甚至让他取代胡明轩,去激活球队的进攻。
这不只是球迷的呼声,更是基于场上表现最合理的逻辑推演。
热身赛的目的就是试炼阵容、发现问题。现在问题已经发现了,表现更好的球员也涌现出来了,如果还固守着一套失灵的首发,那热身赛的意义何在?
亚洲杯正赛就在眼前,留给郭指导调整的时间,真的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