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让步后,关税冲突变成美国所期望的局面,亦警示中国

发布日期:2025-08-04 点击次数:131

美欧的关税争斗看似告一段落,眼瞅着差不多结束的时候,美国反倒成了最终的赢家。

虽然看上去欧盟赢得了面子,可实际上却是在一点点被逼着让步。

有人鼓掌欢呼,也有人发现了警示信号,而中国看到的,远远不只是关税这点儿事。

7月27日,特朗普跟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苏格兰碰面,双方握了手,谈判内容也不算难懂。

美国对欧盟大部分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征收15%的关税,而欧盟也不示弱,决定向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同时购买7500亿美元的能源和军火。

消息一出,美国媒体瞬间沸腾,标题“特朗普赢麻了”满屏都是,而欧盟内部就像被泼了冷水一样,骂声一片。

起初,欧盟可不是这个态度,谈判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一直坚持“零对零”关税的想法,觉得10%已经是他们能够接受的最低限度了。

结果特朗普根本不按套路出牌,直接把提案扔回桌子上,还放话说要把关税提高到30%。

冯德莱恩也没办法,只能飞到特朗普那私人高尔夫球场“拜访”,最后咬着牙接受了15%的税率,这个数字可是特朗普回白宫之前的三倍,还比英美协议高出整整5个点。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一看就明白了,直言不讳地说:“这根本不是协议,简直就像特朗普把冯德莱恩当早餐啃掉一样。”

法国总理贝鲁也不客气,直言这是“黑暗的一天”,还说欧盟是在“弯腰低头”。

更让欧盟觉得难堪的是,协议里藏着“活口”,美国要求欧盟开放20万亿美元的市场,还得完全遵守美国的汽车和工业标准,甚至还留了个“想加税就加税”的条款。

德国工业联合会一算账,心疼不已,15%的关税一砸,出口企业顿时吃不消,损失惨重。大伙儿都知道,大众汽车光上半年就因为这个亏了13亿欧元。

荷兰雇主联合会也跟着叹气,觉得这协议只是暂时帮企业缓缓,长远来看,欧洲商家还得继续被压着挨打。

特朗普挥出的这根关税大棒,可不只是为了那点贸易上的好处,背后还暗藏着一整套战略的布局。

他先用差异化税率来拆对手的台,针对欧盟、日本这些盟友,先吼几句,然后再坐下来谈,逼他们做出让步。

对东盟国家可是另眼相看,印尼涨了19%,而老挝和缅甸得扛着涨到40%。

要是这么一划分,大家想联合起来对抗也挺不容易。他还把关税当成武器,打算把全球产业链重新安排一番。

欧盟答应购买能源和军火,说白了,就是被逼着搭上了美国的战车。

特朗普自己都大大咧咧说过,“规矩的美国来定”,实际上他心里想的,就是把WTO那些多边体系拆掉,把半导体、稀土这些关键行业里带有“中国影子的东西”都踢出局。

这招真奏效快得不得了,欧盟一听30%的关税要落地,不光乖乖接受了这个高税率,还答应向美国出钱,简直就是变相帮美国输血啦。

像日本、印度这些国家在谈判的时候也硬不起来,只能大大方方地打开大门,让美国的货品直接涌进去。

新西兰、越南为了省点税,连讨价还价的底气都没有了。

美国财长贝森特暗暗高兴,觉得新加的关税已经收到了270亿美元,特朗普在“铁锈带”哪些州的支持率也跟着蹭了一把,涨了不少。

美国这边乐得开了花,中国倒是在这场斗争中看清了更深层次的门道:供应链的安全才是真本事,这点早就被盯上了。

美国打算用关税让各国“远离中国”,不过中国早就做好了准备,稀土出口一管控,美国高端科技行业就得发愁;国产的C919大飞机也抢走了不少波音的订单;半导体自主研发的脚步也在加快。这一招,早就料到了,背后可是有深谋远虑啊。

多边主义才是打破僵局的关键,这一招也走得非常扎实。

中国商务部在6月28日表态说了句“别想着牺牲中国利益来换关税减免”,紧接着又忙着推动金砖国家扩容,以及加深同中非的合作。

2025年前六个月,中非之间的贸易额增加了14.2%,算是给那一片乱哄哄的全球市场送去了一份稳定的信号。

和美国比拼的时候,中国的底气也展现得淋漓尽致。

到了五月,中美方达成共识,把关税问题暂时搁置,24%的附加税也暂停了90天,成了第一个和美国把关税谈得缓一些的主要经济体。

这样的态度,说打就打,说谈就谈,让美国不得不重新考虑对华的策略走向。

这段时间特朗普的态度突然变得不一样啦,放宽了对芯片的限制,还同意让黄仁勋把H20芯片卖给中国,结果嘛,主要还得归功于中国的反制措施起了作用。

就在美欧忙着谈协议的时候,东南亚那些小国们在关税战中也是苦不堪言。

7月28日,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几乎用70分钟就完了他上任以来最简短的国情咨文,里面全是他执政中面对的那些破事。

为了让美国把关税从20%降到19%,菲律宾只得答应多买美国的农产品和波音飞机,可老百姓可不乐意——国会门外全是抗议的群众,喊着要过上好日子、涨工资。

在东盟国家里,这种困境也算不上新鲜。美国对印尼加征19%的关税,还逼着他们购买价值150亿美元的能源产品。

越南接受了20%的关税,但仍旧没能赢得“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可。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东盟外长会上强调“要团结起来才能破局”,不过美国的那套搞分化的策略,让东盟成员难以齐心协力,形成合力。

小国在大国的角逐中,总是挺难的,这也再次说明,得有自己的产业链,还得多拉一些合作伙伴,不然站得不稳,腰杆也挺不住。

这份美欧协议表面上看似美国“占了上风”,但其实里面藏着不少虚头巴脑的东西。

美国的供应链逐渐跑到别的地方去了,苹果把大概三成的iPhone产能转到印度,英特尔也投入了170亿欧元在德国建新厂,整个全球产业链似乎正朝着美国的方向转移。

关税成本有92%都算在美国消费者的掌上,平均每个家庭一年得多花1300美元,连医疗设备也涨了210%。

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招数,最终还是让美国自己吃了亏。

中国从这场较量中领悟到的,可远不只是关税那些事。美国试图用关税来重新划定全球格局,而中国则靠着稀土控制、技术自主开发和多边合作,逐步搭建起新的战略框架。

正如商务部说的,“退一步未必能换来平安,让一步可能得不到尊重。”

在那种靠霸权运作的玩法行不通的年代,真正能笑到最后的,还是那些在风浪中稳得住脚、埋头扎实走自己道路的国家。

首页
电话咨询
QQ咨询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