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低迷的社会有多恐怖?看看当下日本,我们会步其后尘吗?

发布日期:2025-08-18 点击次数:161

低欲望社会,说白了呀,就是年轻人对啥都提不起兴趣,干活儿没劲头,买房买车没心思,结婚生娃更是不想操心,连花钱消费都懒得折腾。整得整个社会像是少了股子精气神,经济跑不动,人口老化加速,国家的活力噌噌往下掉。中国眼下经济还挺有活力,可要是也染上这毛病,那可真是闹心的事儿了。

先唠唠日本的情况啊。自打上世纪90年代初经济泡沫一崩,日本这日子就一路往下滑。原先那经济嗷嗷涨,大家伙儿都觉得一毕业就能端上金饭碗,结果股市、房价双双塌了,企业成片裁人,年轻人想找个稳定工作真是比登天还难。

失业率一路往上冲,毕业生不少干脆回家当“啃老族”。数据显示,1991年开始,日本GDP增长就蔫儿了,有些年份还出现负增长。消费增速从1985到1990年的平均4.6%硬生生掉到1991到2010年的0.92%。这事儿可不单是手里钱少了,更关键是心气儿没了,年轻人觉得再拼也白搭,索性就躺平算了。

低欲望最直观的体现啊,就是不结婚也不想要孩子。日本厚生劳动省的统计摆在那儿,2017年全国新生儿才94.1万人,新婚登记也就60.7万对,这都是有记录以来的最低值。到了50岁还单着的,男性占了23.4%,女性也有14.1%。18到34岁这帮年轻男性,单身比例常年杵在64%左右,压根儿没怎么往下掉过。

30到39岁这拨人的住房持有率,从1983年的53.3%掉到2008年的39%,30岁以下更夸张,从17.9%掉到7.5%。为啥呢?养娃成本高得吓人,教育、医疗这些开支基本占了家里大半收入,很多人一琢磨账本,立马就怂了。加上现在不少女性工作稳定,收入也不差,不愿意为了结婚生孩子把事业搁下,觉得自己过日子更畅快。男的这边,受经济低迷拖累,工资不高,生活压力山大,养家这事儿想想都觉得心虚,也就没啥勇气往前迈步了。

消费这块儿也是一蹶不振啊。以前日本人花钱那叫一个爽快,现在年轻人讲究的是极简生活,只买刚需,不搭理那些大牌子的虚头巴脑。倒是宠物市场热闹得很,单身的人多了,把宠物当成心头宝,数量甚至比孩子还多。健康方向的消费也冒尖儿,无糖饮料、低糖奶茶这些东西,卖得那叫一个火。

可大伙花钱的劲儿是真不高啊,居民部门杠杆率从1999年的71%一路掉到2015年的59.5%。政府为了拉动经济,1999年整了个零利率,2001年、2013年又上量化宽松,可偏偏老百姓不愿贷款、不想消费,这一套招数就跟撂空炮似的,没啥反应。企业那头也不砸钱投资,整个经济就这么陷在“失落的二十年”,眼看着都快拖成三十年了。

背后的门道可真不少啊。大前研一在书里提过,这叫“华丽的颓废”。经济一蹶不振是底子上的事,泡沫一崩,企业开始用大批非正式员工,工资低不说,还随时可能被炒鱿鱼。终身雇佣制那茬儿,让中年人牢牢占着好位置,年轻人想往上爬,速度就跟蜗牛一样。社会阶层像是被焊死了,上升的路口全堵住,年轻人也就压根想不明白为啥还得拼命干活。

科技那一茬影响也挺猛,网络铺得飞快,宅文化火得不行,不少人整天泡在游戏、动漫里,连门都懒得出,更别提主动社交了。老祖宗传下来的那点低欲望思路,比如隐士那股子劲儿,在压力一上来时被无限放大。整这一套下来,社会老龄化的步子越走越快,65岁以上人口比例从1980年的9%窜到2015年的26%,按这势头,2050年可能蹿到36%。劳动力捉襟见肘,养老的担子越来越沉,养老金和护理保障都跟不上节奏,老百姓花钱的心思也就更收着了。

这低欲望啊,对日本真是整出不小的动静。经济这块儿,老百姓花钱的劲头下去,东西卖不动,企业挣得少,手里没闲钱搞投资,就这么一环扣一环地转个圈。GDP平减指数从1995年一直到2013年,愣是负增长了19年。社会层面也遭殃,孩子越来越少,学校一个个关门,医院和养老院却挤得跟春运似的。道德观念上也有变化,单身越来越普遍,不结婚不生娃都快成潮流了,家庭结构被搞得七零八落。国家发展的后劲儿被拖住,人才竞争只能眼瞅着输给别人。

日本一些学者直言,这事儿就是导致经济萎靡的原因之一,国家满打满算就跟陷进泥塘里拔不出脚似的。政府也不是没想办法,搞过什么天使计划,改善育儿条件,还把退休年龄往后推,甚至放开移民政策,可折腾半天收效不咋地。低欲望就跟传染病一样,一代传一代,整得社会的劲头儿越来越没了。

咱再瞅瞅咱中国,会不会往那路子走啊?眼下有点苗头,比如佛系青年、躺平这类说法。2018年那会儿,佛系一下成了热词,意思就是顺其自然,不争不抢。现在年轻人压力真是不小,房子车子得自己买,结婚生娃、供养父母,全都压在自己肩上,可不累坏嘛。

网上这阵子火着这么几句话——“天生我材必有用,可是你没有用”、“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瞅着有点调侃,可背后透出来的就是种低欲望的心态。90后不少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家里条件不差,啥都不缺,拼劲儿自然就弱了些。再加上互联网信息零零散散地扑面来,整天眼花缭乱,年轻人就容易犯迷糊,一头扎进游戏、电影里待着不出来,跟人打交道的能力也就一点点磨没了。

中国的经济数据里也透着点意思。消费增速从2015到2019年的9.7%滑到了2020到2024年的3.8%。餐饮人均消费2024年才39.8元,创了历史新低。结婚人数在2025年第一季度只有181万对,也是新低纪录。连避孕套市场2024年也就156亿元,同比少了17%。

2025年5月,居民信贷需求占比才8.7%,跟2018年5月的53.4%一比,整整掉了83.7%。GDP平减指数已经连着8个季度是负的,通缩苗头不小。20到39岁这拨人,消费增速下滑的影响占了44%的份额。瞅着这架势,多少有点日本当年的味道,都是被那种低欲望心态给缠住了。

可中国跟日本还真不一个路数啊。咱这边经济劲头还足着呢,市场盘子大得很,互联网产业火得冒烟,各种创业扶持政策一茬接一茬,职场上换个工作那都挺平常,年轻人机会多得很。如今正赶着转型的关口,改革开放这些年经济水平蹭蹭往上涨,咱们年轻人的日子过得也算是挺滋润,就是改革带来的压力也不小,得硬着头皮往前冲。

近些年科技飞速发展,网络上传播的佛系思想渐渐扩散开来,不过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比如双创这些事儿。咱们传统文化里头那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还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能缓冲低欲望带来的影响。虽然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没日本那么严重,但也是在逐步加快速度,得提防着点儿。

2025年咱中国面临俩大风险啊,一个就是经济这块可能还挺闹心,GDP增速大约4.5%,老百姓花钱意愿下降,楼市还在往下走,地方债压力也不小。另一个就是社会上那种低烈度的震荡在增加,暴力事件有点多,像2024年珠海那起驾车撞人的事儿,造成35人遇难、43人受伤,这类事常常是因为生活不顺心、感觉社会不公平引起的。

人心一时低迷,信心也没了底,民间的资本一下子开始流出,这都是跟低欲望有关联的事儿。外边压力挺大,贸易限制一升级,资本就更愿意往外跑。政策上也出点岔子,比如供给侧改革搞得过头,导致国有企业越做越强,民营企业越发困难,生产效率都跑偏了。

中国要完全走成日本那路数?估摸着没那么容易成真,不过啊,得多留个心眼。日本的情况算是个醒目的警钟,咱们也能从里头取点经验。得让年轻人看到盼头,社保兜得住底儿,晋升渠道更灵活,财富分配多按市场规则来走。

育儿环境得整得更贴心点儿,学学日本那“天使计划”的路子。思想教育也不能落下,多给年轻人灌输正向的价值观,还得多点忧患意识。经济嘛,得想法子给它鼓起来,可以先挑几个地儿试试新招。日本的大健康产业、品质消费这块儿值得借鉴,情绪价值方面的机会也别错过,比如养宠物、搞运动、出去旅游这些。社会阶层别让它死板住,让小年轻能看到一步步往上走的希望。

低欲望这事儿,可真不是单纯偷懒那么简单,是好几股力量搅在一块的结果。像竞争压力大、物质条件早就够用、文化冲击频繁,这些都在推着事态往前走。咱中国的年轻人得多长个心眼儿,别被这种状态给绊住脚。国家这头,政策得跟上节奏,得想办法把社会活力给唤出来。要不然,真有可能步日本的后尘——经济二十年都拔不出来,养老压力咣咣往上涨,人口还往下掉,各种麻烦一摞摞的。好在咱有底气,市场够大、政策灵活,抓住这些优势,可就能绕开那些坑了。

低欲望社会吓人就吓在人不知鬼不觉地把社会根子给啃空了。日本的日子就是个前车之鉴,经济趴窝不动,人口越来越老,国家劲头也跟着削了。咱这边多少也有点苗头,不过还压得住火。得赶紧长记性,把年轻人的心气儿稳住,政策到位给劲儿,这样才能不踩人家的坑。年轻人多鼓点劲儿,国家才更有奔头。

首页
电话咨询
QQ咨询
新闻动态